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40300000025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4-0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文件 |
榆林子镇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榆林子镇人民政府
(2024年3月30日)
2023年以来,榆林子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面向社会公开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依法行政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法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方案,进一步细化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来推动落实。同时成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负责制,由镇党委书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镇直各相关部门、村两委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全镇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本镇范围内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二)依法行政,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榆林子镇制定了以教育、疏导为主的信访工作思路,扎实以“三抓三促”行动,持续深入贯彻“主动创稳”,深刻把握创的核心、稳的目标,落实主动关键。形成并发挥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变上访为下访的预防措施,明确了重点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干部下访、专班联合调处化解,镇村干部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依法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累计调处纠纷190余件,化解信访积案5件,联合处置跨区域的突发婚姻纠纷1起。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使群众反映的合法合理诉求得到了有效化解。同时,全镇各行政村及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并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动态管理。
(三)规范执法,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能。
榆林子镇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规范取证活动,坚持文明执法。在主题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口述即办”、“不来即享”、“一把手”坐台走流程等实践活动,完善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和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室建设,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坚决纠正执法不公、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提高全镇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结合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要求,认真抓好全镇执法人员证件的换发以及报名培训考试等工作,强化了行政机关依法管理行政执法证件的意识,维护了行政执法证件的严肃性。
(四)广泛宣传,营造依法治镇浓厚氛围。
榆林子镇按照年初制定的普法工作计划,着力营造依法治镇的浓厚氛围,在辖区内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普法文化活动,积极扩大法治文化阵地。重点宣传国家安全、信访工作条例、社会治安、婚姻家庭、禁毒八进、土地管理和民法典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创了上下联动、互相呼应、丰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新局面。榆林子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全镇性重大活动期间,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组织镇司法所、派出所、榆林子法庭等相关成员单位开展专题宣传,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全镇上下掀起一股学法、用法、守法的热潮。
(五)围绕“一核三治”,在乡村治理上持续提升。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一是推行民主管村。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治理”“党支部+乡贤”治理模式,完善“一约四会”管理制度,让群众更多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设置乡贤议事室,引导乡贤、能人“归巢”参与乡村治理,大展身手,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二是坚持依法治村。加强乡村干部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培训,常态开展普法宣传,选取贴合乡村实际的法治内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节目、法治宣讲,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学法、知法、守法,遇事主动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推动乡村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三是倡导以德润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营造户户建设好家庭、弘扬好家风的浓厚氛围。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最美家庭”等模范评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讲道德、扬美德,自觉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涵养。
二、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极少数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依法行政水平不高;二是法治宣传工作覆盖面窄,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庄、进学校等活动开展不深入。主要原因是: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二是专业的行政执法队伍不规范,执法人员缺少系统的行政法规配置,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对开展基层执法工作的把握能力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创新方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法制工作队伍。制定法制工作人员素质培训计划,逐步实现人员专业化,办公自动化,办事程序化,处事高效化的目标。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政府决策调研,探索思考政府职能转变及体制改革等前沿问题,拓宽依法行政的思路,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充分发挥助手作用。
(二)强化责任,加大行政行为监督力度。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紧紧围绕“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总体建设目标,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系统,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逐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不断改进行政执法;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从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息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持续发力,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围。
深入持续抓好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镇党委书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积极发挥“一岗双责”作用,带领“一班人”开展法治大讲堂、从涉及国家安全法、保密法规条例、甘肃平安建设条例、党内法规系列法规带头学、主动学。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全社会的依法行政。紧紧抓住群众的普法教育不放松,注重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消除普法盲区死角。加大对法制宣传经费投入,积极改善法制宣传必备的通讯、交通工具,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崇尚法治,严格自律抓好自身建设。
以更高站位抓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做到党委有部署、政府见行动、落实有成效。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注重思想的再洗礼、使命的再提升,全面提升政府履职能力。以更高标准抓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深入开展“知政策、明职责、转作风”行动,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用心用情、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持续深化“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和“三抓三促”行动,紧盯全年目标,开展项目化管理、清单式交办、节点式监督,让政府工作争先进位,出新出彩。以更大力度抓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系统梳理学习掌握相关法规、政策和指导性文件精神,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纪委、人大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舆论监督,让权力在法治轨道和阳光下运行,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质增效。以更严要求抓廉政建设。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大力惩治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加强对项目建设、农村“三资”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始终保持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牢树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