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优米官方app下载

榆林子镇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022400000020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02-2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文件

关于榆林子镇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巷村) 考核验收自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 【字体:

县乡村振兴局:

中巷村位于正宁县榆林子镇街区周边,属城郊融合型村庄,辖6个村民小组、995 户、3235 口人,耕地5323亩,人均耕地1.65亩,主导产业以烤烟、苹果、药材、劳务输出为主,并有肉牛、生猪养殖基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曹洪墓,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2万元。

今年以来,中巷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抓落实为重点,统筹疫情防控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村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稳步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学编制建设方案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站位推进,组织镇村干部下沉工作一线,进村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村庄及农户家庭状况、房屋现状、改造意愿、发展需求等相关情况;同时,组织赴西峰区毛寺村、冯堡村、寺里田村、李岭村观摩学习,为科学规划启迪思路、提供借鉴,奠定基础;在深入学习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建好“一条主线”、拓展“多条支线”思路,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衔接,科学编制中巷村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二、公共基础设施升级

立足城郊融合村庄的目标定位,紧抓各类项目实施,持续提升村庄建设水平和承载能力。村内以自来水为主要饮用水来源,道路路面为水泥路面、泊油路和砂石路,硬化路面总长度约为50.46公里,本村所有家庭全部通电,通讯网络信号全部覆盖,全村群众均可使用宽带网络及有线电视,并有物流配送点以及金融终端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村容环境改善和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改厕工程是民心工程,我村用长远眼光统筹谋划,动员实施卫生厕所改造162户,实现高标准施工,多措并举解决厕所不愿用、没法用、用不上等问题,确保每个户厕质量优良、使用有效、群众满意;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自筹资金15万元,全面改造升级村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甜永高速隧道沉降区安置点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新建民居32户,改造提升风貌,配套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

三、基本公共服务完善

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把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务实管用、利民惠民作为探索共同提升路径的基本原则。一是建成心理咨询室和爱心理发室,关心弱势群体。二是村组干部、党员、乡贤等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领取群众“微心愿”,在携手互助中增进共建共管共享。三是为了方便村内“三留守一特困”等群体生产生活,建成村级医疗卫生体系,常态化开展健康管理、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妇幼保健、残疾人保障、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卫生公共服务。四是积极组织烤烟种植大户开展产业发展“技术大比拼、业务大学习、管理大提升”活动,携手共进。五是加强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建设,组建关爱服务再行动爱心服务队,建立邻里守望机制,构建温馨和睦邻里关系。截至目前,全村关心留守弱势群众累计380余次,群众自愿投身关爱行动800余人,有效强化了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协作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六是充分挖掘村情村史,突出地方特色,建立中巷村“乡村记忆馆”,通过老物件、老照片、革命人物事迹等再现村庄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从中感悟先辈初心、传承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将革命斗争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品质发扬光大,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巷人砥砺前行,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七是坚持“精准培训、不落一人”的目标,采用“理论+实践”双结合的模式,通过对黄瓜、苦瓜等蔬菜在食用、市场需求、等价值方面的讲解,以及在起苗、运输管护、移栽、浇水、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演练培训,帮助群众掌握栽种技术要领,提升管护水平,进一步壮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有技术、有文化的乡土人才,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同时,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载体,通过文艺汇演、广场舞比赛、送教上门等形式,不断拓宽党员群众教育活动载体,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广大群众向上向善,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四、富民产业初具规模

紧盯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县“两区两带”产业布局,在培育壮大苹果、烤烟、药材、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抢抓大力发展北方设施农业机遇,借鉴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营模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233.25万元,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18座。项目建成后,单棚年产量可达10万斤、净利润10万元左右,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务工岗位60多个,人均年劳务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

五、村庄风貌优美

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建设内容已硬化连户路6000平方米、绿化2000平方米,其它建设内容正在加紧实施;同步推进“一村万树”工程,栽植樱花树5000余棵,冬青20000余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栽花种草8500平方米,改造提升墙体风貌200米,建设小游园2处,全面补齐基础短板,扮靓村庄“颜值”。

六、存在的问题短板

人居环境整治个别难点尚未突破。一是缺乏配套的后续建设项目。旱厕、危房拆除后,美化或绿化没有后续的配套项目支撑,工作推行后劲不足,闲置地成为人居环境整治新的难点;二是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较难。受生活习惯、环保意识等因素影响,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面临较大困难。

集体经济薄弱,建设资金不足。中巷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村集体收入单一,村财薄弱,群众自筹资金困难。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大到道路、公共厕所,小到垃圾桶、路灯等村容村貌环境改造工程,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依赖财政资金的投入,伴随上级财政投入有限、村级集体收入有限等问题影响,易出现因财政资金不足而导致一些工作无法开展的情况。

群众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村民参政议政积极性不高,缺乏民主治理意识。部分群众没有集体意识,对基层治理工作理解不深,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比如一些群众对乡村振兴的一些相关政策不理解,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缺乏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主人翁意识,导致乡村振兴部分工作推行难。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基础设施建的更好

道路便捷畅通化、街道场地明亮化,村庄道路硬化率达到 100%。

对外交通:主要对外交通为 G211,村庄段保留原有宽度;两侧改造绿化,预留建筑后退距离。

内部交通:村庄内部道路枝状布置,主干路有两处与国道相连,另布置多条入户路、田间路方便村民出入。

道路亮化:在村庄主路、村庄支路、广场等公共空间统一安装节太阳能路灯,道路灯间距应控制在 30 米左右,亮化覆盖率达 90%以上。

道路硬化:村庄主路巷道硬化;村庄支路田间生产性道路硬化;对村庄内仍未硬化的入户路进行硬化改造。田间生产性道路硬化本次规划对田间生产性道路及新增生产性道路进行砂石罩面,整治宽度不小于 3.5 米。

(二)富民产业发展的更强

继续大力发展第一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发展质量,同时可结合村庄一产配套部分二产进行发展,鼓励通过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公司进驻等形式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实现农产品多样化和产业链式发展,紧紧把握中巷村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探索村庄三产发展道路,通过一产、二产、三产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村庄产业类型,增强村庄产业发展韧性,使村庄产业实现可循环发展、高质量获益。

1.提高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

扩大现有种殖产业规模,以现有烤烟种植为重点,提高村民种植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同时继续发展村庄中药材种植产业,扩大发展规模,提高发展质量。

2.提高产业多元化发展能力

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理念,结合中巷村自身优势,发展具有村庄特色的富民兴村产业。中巷村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产业发展优势条件明显,在一产、二产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村庄旅游发展路径,以三产促进村庄的更高质量发展,实现村庄多渠道增收、多元化发展。

(三)人居环境整治得更美

1.以改善整体风貌及人居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改善村民生活为目标,整治村庄风貌,尽快实现“道路畅通化、闲置地绿化、环境整洁化、庭院美化、社会和谐化”。

2.创造“净化、绿化、亮化、畅通”的村庄环境,实施柴草分离整治,加强村庄内部柴草垛堆放管理,确保柴草垛远离道路、远离电力线路,杜绝火灾隐患,进一步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村庄环境。

3.通过实施人畜分离、集中建圈、科学养殖,大力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同时又能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增加衣民收入。

4.通过建筑节能改造、清洁能源利用,使村庄建设真正达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四节”方针。

(四)民生保障更加健全

农村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通过近期疫情蔓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他们的生活、照料问题日益突出。

1.建立留守老人关爱制度。健全定期巡访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工作机制,定期对其进行探视走访,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如身体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日间照料等,询问老人生活上的困难,如因生病、意外等造成生活临时性困难的,主动帮助申请政策类救助。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突出以经济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和空巢留守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精准关爱服务,支持家庭成员和亲友对留守老年人给予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提高子女或其他赡养人的守法意识,鼓励邻里乡亲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确保老人生活有所保障。

2.健全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五保供养设施等的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重点保障和改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将更多的政府资源、包括资金设施等投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

 

 

                        正宁县榆林子镇人民政府

                            2023年1月6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