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暑期活动丰富多彩 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浸润童心
今年暑期,正宁县以文化传承和红色教育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少儿活动。从书画公益培训到跨省书信交流,从“红领巾托管班”的科学探索到红色研学实践,正宁县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文化韵味和教育意义的假期,让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书画公益培训:翰墨丹青润童心
日前,正宁县文化馆暑期少儿书画公益培训班正式开班。此次培训以困难家庭、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开设书法班和国画班,招收学员60余名,为期20天。课堂上,书法老师一对一指导执笔、调墨等基础技法,学员们认真聆听,用心描绘每一条线条;国画老师耐心传授国画知识与技艺,帮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世界。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传统艺术的平台,更让他们在翰墨丹青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宁县文化馆负责人说。
书信“手拉手”:千里传情共话团结
暑期伊始,正宁县团委、县少工委与新疆和静县团委联合开展“执笔传递心声 共话民族情谊”书信手拉手活动。正宁县五顷塬九年制学校、周西小学、宫河小学的210余名少先队员与和静县小朋友通过书信交流,分享两地风土人情。
活动中,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子午岭的苍翠和黄土高原的窑洞风情,和静县的小朋友则回信讲述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壮阔与蒙古族歌舞的欢快。这场跨越地域的书信往来,让两地少年儿童在文字中相识,在文化对比中深化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
红领巾托管班:科学探索与文化传承并重
华东理工大学“山海情 艺路童行”支教团队在正宁县榆林子镇开设“红领巾爱心托管班”,为乡村孩子带来多元课程。
地理课上,老师们带领孩子探秘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质奇观;STEM实践中,孩子们通过过滤黄河水的实验感受科学魅力;敦煌色彩课程则将美学与化学结合,拆解壁画色彩的“化学密码”;汉字寻根课从甲骨文讲起,让孩子们触摸汉字演变的脉络。丰富的课程设计让托管班成为孩子们暑期成长的“乐园”。
红色研学活动:赓续血脉传承文化
正宁县妇联联合正宁县宫河镇妇联组织留守困境儿童及“爱心妈妈”30余人,在宫河镇王录村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秀文化”研学活动。孩子们参观邓小平故居、战士剧社等红色景点,聆听红色故事,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非遗体验环节中,孩子们制作老豆腐和拉板糖,感受传统技艺的匠心。活动还融入环保实践,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清理故居周边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红色热土。
正宁县通过书画培训、书信交流、科学探索和红色研学等活动,为少年儿童打造了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暑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未来,正宁县将继续深化此类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